明星高中校長鼓勵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的大學?日前傳出許多高中畢業生捨棄台灣前幾名公立大學,紛紛報名國外學校就讀消息,其中不少選擇到大陸,甚至還有台大準畢業生為趕快到大陸找工作,要求教授提前考試等,不過現在再傳出,桃園市立武陵高中校長和建國中學校長,疑似因為替學生寫推薦信而遭到中央機關關切,讓這兩名校長覺得有些委屈和無奈,強調自己並無鼓勵學生前往,而是把一切「據實以報」。
根據報導,桃園公立高中第一志願武陵高中,今年多達逾新竹開公司推薦50名學生請新竹會計師推薦校長林清波寫推薦信函申請大陸的學校,不料後來被扣上「鼓勵學生到大陸求學」的帽子,讓林清波滿是無奈,覺得自己當初只是向教育部據實以報今年有意赴陸念書的學生人數,沒想到引起許多紛擾、誤會。除了武陵高中校長外,建中校長徐建國也傳出被關切,讓他自覺相關單位似乎對學校行政充滿不信任。
會計很難念是因為教綱一直在修改、年年在新增東西,因為商人的花招太多了,像是7-11集點貼紙出,現前根本就沒人再念啥客戶忠誠度計畫,商人手法越多,會計學課本就越厚,重點是你認真唸也很難反應在薪資上。像台灣很多會計師推薦的補習班,我們每年都要聽老師開示,大家再來學,他說科目怎麼翻譯就怎麼翻,分錄怎做就怎做,規則很死,所謂做帳的"邏輯"就是以鄭爺爺跟幾個台大教授心中的邏輯當作準則,人家權威怎麼講,其他人想學就是乖乖背書囉。除非你真的很擅長唸這些科目一直去考試、考各國會計師證照、拼命研讀專業科目,加上語言能力超強+家中有錢讓你走出台灣討生活,不然台灣會計系訓練出來就是當奴工,幾年後要嘛去中小公司(甚至某些大公司也差不多狀況)天天做一樣的事情、對對帳開開發票,領一份不多不少的薪水...無聊到炸,"為什麼要來當會計?" "為了吃飯。"要嘛繼續蹲事務所,天天穿套裝,光鮮亮麗,殊不知時薪換算下來比最低工資還不如。遲早也是要跳出來業界混,說真的這種鳥環境也沒必要硬撐就是了。
據報導,徐建國受訪時透露,自己在發表台灣高中畢業生前往大陸就學的相關言論後,秘書就接到來自中央機關的兩通「關心」電話,可以確定的是,這兩通來電皆不是教育部、陸委會,而是來自新竹記帳推薦監督行政部門的機構。徐建國表示,若是中央機關想關心並分析今年建中畢業生請他寫推薦信的人數多達70幾人,是往年的3倍,那他給予正面肯定、支持,若是有其它的用意,那就不太好。
徐建國最後也直言,「學生到大陸讀書要花不少錢,我們怎麼可能去鼓勵!」強調身為校長不過是把學生未來的升學狀況據實以報,絕對沒有鼓勵學生去大陸讀書。至於為什麼今年新竹營登推薦到國外念書的人數激增,徐認為因素涉及廣泛,包括家長、家庭、學生個人等,所以校方不便多做解讀,他們身為老師、學校方,只能給予正面支持和鼓勵。
大家都想知道開公司推薦設立行號還是公司好呢?行號資本額三千元以上無籌措資本額的壓力,行號資本額不超過二十五萬元設立行號時不必驗資;公司資本額無論多少都需驗資,設立時皆須請金融單位開立存款餘額證明。請注意設立公司行號的資本不論是採核定課稅或是記帳方式都不會影響到稅額的問題。行號屬於月營業額二十萬元以下可以申請免開統一發票(但稅捐稽徵單位不一定同意),行號若屬於核定課稅(免開統一發票者),不論經營盈餘或虧損,每三個月要繳交營業稅三千到五千元不等,年終須繳交約一萬多元之營利事業所得稅。開立發票之行號或公司若虧損時,則不必繳交營利事業所得稅,但兩個月之營業額須依據發票上繳稅捐稽徵單位百分之五之營業稅。所以開立發票並不一定比核定課稅要繳更多的稅。行號之負責人或合夥人對於行號經營上的風險負完全責任,也就是行號經營上所產生的債務行號之負責人或合夥人要負完全責任。公司之負責人(董事長或董事)對外必須與公司負連帶責任,特別是公司開立票據時(一般公司申請支票,銀行會要求蓋公司與負責人之大小章),若跳票時開立支票之負責人也是銀行求償的對象。而公司之其他股東則僅就出資額部份負擔營運風險,若公司經營負債時也不會牽連到個人的財產。所以對於單純投資的股東,設立公司比行號更有保障。